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知识大全

跋前踬后,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作者:贾光启 时间:2023-01-21 10:20:39

跋前疐后成语解释

  【跋前疐后是什么意思】:同“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
  【跋前疐后成语接龙】:进退狼跋 → 跋前疐后 → 后不为例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bá qián zhì。

跋前踬后的意思

  跋前疐后,汉语成语,拼音是bá qián zhì hòu,意思是比喻进退两难。
  出自《谢罗尚书启》。
  成语出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宋.陈亮《谢罗尚书奏》。

跋前踬后成语解释

  【英文】:nonplus 跋前踬后 成语接龙 【顺接】:后不为例 后不僭先 后仰前合 后会可期 后会无期 后会有期 后会难期 后倨前恭 【顺接】:鞍前马后 巴前算后 跋前疐后 跋前踕后 跋前踬后 百岁之后 百年。

跋前疐后的词语辨析

  宋理宗嘉熙元年》【用 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通常用来形容狼的动作。
  )动物的动作比喻,后在宋朝打仗中曾用到跋前踬后【造句】突袭珍珠港后的日本侵略者,在中美两国的夹击下,在战场上跋前疐后,险象环生。
  

成语“跋前疐后”形容的是哪种动物?

  应该是狼 ;跋前疐后 :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
  比喻进退两难。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