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莎草的形态是怎样的?
水莎草:水莎草又称水三棱、三棱草。
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匍匐根状茎,株高30~100厘米,秆散生,直立,扁三棱状。
叶片条形,背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叶状苞片3~5枚,较花序长一倍多。
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有4~7。
农村田间的杂草水莎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水莎草整株可药用。
夏秋采收。
采回后,清洗,晾干预留。
其性温,味道微苦、辛。
入肺经。
有化痰止咳、破血通脉、理气止痛、化滞降气等作用。
宜治咳嗽痰多、咽喉炎、慢性气管炎、胸腔痛疼、停经、经痛、积食肚胀、风湿关节。
水莎草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分布与为害水莎草分布较为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旱栽、迟栽稻田及旱、水直播稻田、抛栽稻田均可造成为害。
其中以土质疏松、持水量中等、渗透性较好的沙土、砂壤土分布较多,又以连作稻田为害较重。
在耕作水平较高的稻区。
水莎草的介绍
水莎草(学名:Juncellus serotinus),多年生草本,散生。
广布于中国东北各省,多生长于浅水中、水边沙土上。
全草可入药,为稻田杂草的一种。
水莎草的综合治理
水莎草分在耕作水平较高的稻区危害水稻。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⑴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