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草庐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910 成语 三顾草庐 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 汉语拼音 sān gù cǎo lú 释义 义参「三顾茅庐」。
见「三顾茅庐」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三顾茅庐」之典源,提供参考。
◎1三国蜀.诸葛。
三顾茅庐什么意思?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
三顾茅庐是谁写的
“三顾茅庐”又称“三顾草庐”,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
“三顾茅庐”发生在东汉末年,讲的是后来的蜀汉主公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会、聘请诸葛亮出山的事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茅庐的解释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邓县隆中的诸葛亮家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
三顾茅庐出自哪里?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该典故讲述了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