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为什么要 面壁九年
一、达摩面壁,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进行修性坐禅。
二、相传达摩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
菩提达摩祖师,他为何要面壁长达9年之久?
“达摩面壁”,是一个流传很广,很久的一个故事。
故事是禅僧的前辈们编的。
故事说:二十八代佛祖菩提达摩,在梁武帝时代,从印度出发,渡海东行,到了广州。
到了广州,达摩舍筏登岸,就受到了剌史萧昂的欢迎。
随后,达摩。
达摩为什么面壁十年?
呵呵达摩面壁十年的说法有误,达摩面壁其实是九年。
梁武帝大通元年,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建业,朝见梁武帝。
话不投机,他一气之下渡过长江,向西北而行,来到少林寺,面壁而坐,一坐就是九年。
达摩面壁的诗词典故
【面壁九夏】 宋·陆游:“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
”【悄坐松阴】 清·郑燮:“崖前露 出一块石,悄坐松阴似达摩。
”【壁下达磨】 宋·范成大:“壁下禅枯达磨,室中病著维摩。
”
"面壁十年"说的是谁在什么地方的修炼故事
1、说的是达摩老祖面壁十年的故事;2、详解:在嵩山少林寺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有一片空地,据说是从印度的大和尚达摩修心养性的地方。
达摩每天坐在这里面对石壁,紧闭双眼,不讲经也不说法,只是专心修性,日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