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一到十五再到三十月相变化图
初一到十五再到三十月相变化图: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
我想知道月相从初一到30的变化,正确图。
我想知道怎么样简便看月相图1.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2.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初七日左右)3.弦月(农历初八左右)4.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5.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6.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
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图如何?
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图如下:朔: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新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
初五、初七、初九、十一、十三、十五的月相变化图)
1.新月(初一即“朔”)如图1中A位置,月球近地面没有太阳光的反射,所以基本看不到月亮。
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
2.峨眉月(农历初二到初七)月亮绕地球公转,到达图1所示B位置,地球能看到被照亮的部分月面,它程镰。
农历初一到三十的月相变化图片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这一阶段的月相为亏凸月,直到农历廿二廿三左右人们又只能看到凸面向东的半个亮区,此时月相称为下弦月。
下弦月于太阳刚好露出地平线时处于中天位置。
此时月亮逐日向太阳靠拢,随后又变成弓背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