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洛堤步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
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
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
第三句写凌晨,化用了曹操《短。
解析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
话说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一个秋日的凌晨,月挂西山,曙光微现,宰相上官仪骑着马沿着洛堤缓缓前行。
相隔不远,是一群在洛堤上等待着上朝的官员。
上官仪诗兴大发,当场创作,吟出了下面这首诗:(1)广川:指洛水。
入朝洛堤步月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入朝洛堤步月》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
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
入朝洛堤步月的注释译文
⑴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⑵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
广川:洛水。
⑶历:经过。
长洲:指洛堤。
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⑷曙:明。
描写凤凰楼和月亮的诗句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