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文的介绍
回鹘文,是公元8至15世纪维吾尔族的文字,用以书写回鹘语。
回鹘文为全音素文字,有18个辅音字母及5个元音字母。
字母在词头、词中、词末会有不同写法。
回鹘文由上至下拼写成列,列与列由左至右排。
成吉思汗兴起后,曾。
回鹘文怎么读音
回鹘文拼音:[huí hú wén][释义] 回鹘 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
属音素文字类型。
主要通行于今 吐鲁番盆地 及中亚 楚河 流域。
字母分字头、字中、字尾。
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三种。
留存至今的用这种文字。
畏兀儿文是怎样的?
又称回鹘文或回纥文,是我国古代回鹘人发明使用的文字,由18个辅音及5个元音组成字母,几个字母组成一个字词,字词之间以空白相隔开。
回鹘文的字母在词头、词中、词末会有不同形状,由上至下拼写成列,列与列由左往右排。
畏兀儿族的文字
畏兀儿人使用回鹘文,这种文字在元代称为畏兀儿文。
这是回鹘人840年西迁以后逐渐采用的一种文字,它的字母取自粟特文字母,与其他阿拉米系统的字母一样,每个字母都分为开头形、中间形和结尾形。
敦煌发现过元代的回鹘文木活。
回鹘文怎么读?
hui,h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