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的原文是什么?
铁杵磨针的原文和译文如下:作者:南宋祝穆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铁杵磨针的原文和译文是?
作品简介《铁杵磨针》(tiě chǔ mó zhēn )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

铁杵磨针是什么意思?
铁杵就是舂米或者捣衣的铁棒,铁杵磨针的意思就是:要把粗铁棒磨成细细的针,形容很不容易。
后来用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铁杵磨针》古诗原文及译文
铁杵磨针 明代: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

铁杵磨针的意思
铁杵磨针的近义词 锲而不舍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释义: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