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信息问答

大索貌阅名词解释,大索貌阅是哪个朝代

作者:蔡烨霖 时间:2023-07-11 00:50:47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 名词解释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名词解释如下: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
  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为了查实应纳税。

甚么是大索貌阅&输籍法?(隋朝—隋文帝)

  「大索貌阅」 与「输籍之法」 南北朝时期人民脱离户籍或佃客为豪强隐瞒户口的很多。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
  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
  清查。

甚么是大索貌阅&输籍法?(隋朝—隋文帝)

大索貌阅名词解释

  ”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三年》 :“ 隋 主命州县大索貌阅。
  ” 胡三省 注:“貌阅者,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
  ” 词语分解 貌的解释 貌 à 面容:面貌。
  容貌。
  貌相。
  以貌取人。
   外表的样子: 礼貌 。
  貌。

“大索貌阅”是怎样的?它为何只在孔孟之乡实行?

  “大索貌阅”说白了就是户口普查,孔孟之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山东等周围地区,而“大索貌阅”只在山东等地区实行的时期,其实是隋文帝时期,到了隋炀帝的时候,“大索貌阅”已经推及到。

“大索貌阅”是怎样的?它为何只在孔孟之乡实行?

隋朝的“大索貌阁”是怎么一回事

  是“大索貌阅”吧。
  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
  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
  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
  通过检查,。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