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灯是什么意思
“上灯”是一种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
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又称“赏灯”“升灯”。

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上灯”意。
上灯是哪一天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被民间称为“上灯日”,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颇为流行,“上灯”习俗融合了客家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各种元素,现在粤东兴宁、河源忠信等地在正月十三这一天,仍然保留了“上灯”这一特色活动。

上灯是哪一天
元宵节上灯的由来 元宵节上灯风俗始于南宋,据文献,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赏灯的习俗则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佛教在正月十五有观佛舍利,点灯拜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