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的含义
含义: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
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
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

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一、百家争鸣名词解释 1、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
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
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当时。
百家争鸣的意思是什么
争鸣, 比喻 纷纷发表意见,展开论战。
现在所说的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 不同 的学派可以 自由 争论 , 有时候 也指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详细解释 原指我国 战国 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
当时学术派别很多, 著名 的有儒、法。

百家争鸣意思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在这个历史大变革时期,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