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泉州府包括哪些地方?
泉州府是明清时期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
明洪武初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
洪武九年,泉州府隶属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雍正十二年,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五县,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泉州市(不含永春、德化)、厦门市。
深藏不露的泉州府文庙,藏着千年的宋代建筑,堪称福建第一文庙
泉州这是一座宗教多元的城市,如果说开元寺代表着泉州佛教、关帝庙代表着道教的话,那么想要体验儒家文化的话,一定要去地处涂门街的泉州府文庙打卡。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后来一度迁址,到了北宋大观三年迁址如。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
众所周知,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后几经迁移重建,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大朝代建筑形式的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最大、最名闻遐迩的文庙建筑群。
世遗泉州遗产点:泉州文庙及学宫
泉州府文庙位于10世纪泉州城的东南部,西临城市的南北向主街道,是一组院落式建筑群。
泉州文庙及学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
泉州府的介绍
泉州府是明清时期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
明朝洪武初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隶属福建行省,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泉州、厦门和金门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