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
孟子的资料 孟子介绍
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
孟子生平的主要经历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从小学儒习礼,十五岁入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
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孟子在邹鲁一带。
关于孟子的资料?
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
孟子简介20—30个字就够,谢谢
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
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
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