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翻译及赏析
赏析:“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
夜归鹿门歌前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
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出自《夜归鹿门山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
夜归鹿门歌赏析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也表达了。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
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
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
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
夜归鹿门歌翻译及赏析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诗文解释: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_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