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怎么读什么意思
“踯躅”,拼音“zhí zhú”,意思是以足击地,顿足;徘徊不进貌;杜鹃花的别名。
又名映山红。
同踟躇(chí chú)。
1、以足击地,顿足,也可称用脚踏地。
宋玉《神女赋》曾言:“立踯躅而不安。
”2、踌躇,徘徊不前。
踯躅怎么读?
踯zhí声母是,韵母是í,声调是二声 躅zhú声母是zh,韵母是ú,声调是二声 释义:1、徘徊不前。
2、以足击地,顿足。
3、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椅子: 何其芳 《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
踯躅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
18, 回首过去,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为什么步履蹒跚,为什么踯躅不前,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或不愿意分清谁是改革的真正支持者,谁又是改革的真正反对者。
19, 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
踯躅怎么读
踯躅,拼音[zhí zhú],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以足击地,顿足;徘徊不前;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踯躅基本解释 1、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