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萌娃专注力
你是否在为孩子经常感到无聊而束手无策?你是怎样对付孩子的无聊感?
你是否在为孩子经常感到无聊而束手无策?你是怎样对付孩子的无聊感?
不会,我们家孩子还小,家里每一个就够她们俩玩一上午的。经常把家里翻的乱七八糟,一个收拾两人弄,索性让她们玩个够。
如果我在家拿着手机玩的时间久了,她们就会上来闹腾。要算无聊的话,只要这会。这时我通常会陪她们玩玩具,或收拾东西,往往收拾一下她们就把这个当成有趣的游戏了。一会玩起躲猫猫,一会把东西弄得到处是,两个爬箱子里玩……没一刻消停的。
还有我会带她们出去走走,看见小狗小猫的都要停下来看一会。看见小鸟会学着鸟叫,看见小朋友骑车会追上去看看,表示自己的欲望感。
生活中有太多好玩的东西需要她们去思考,去探索,忙的不亦乐乎,说的无聊的状况实在少之又少。
怎样培养两岁宝宝的专注力?
2岁孩子正处于探索世界的成长阶段,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也不轻易妥协。你不如顺其自然,充分发挥宝宝天生的专注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对于每个宝宝来说,专注力是天生且几乎相同的,其后续的差别,往往源自于成长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的对待。如果得不到保护,专注力就会慢慢涣散、消退,成为大人口中的“三分钟热度”。给宝宝安静的时间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玩耍环境,才能对专注力起到保护的作用。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的身边,往往安静的陪伴能给宝宝信心和鼓励,进而给予专注力更好的巩固。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安静”的基础。
打断宝宝要分场合 如果你觉得宝宝画画、看书、玩积木等各种游戏过程中的方式不对,也请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行为,因为这正是宝宝在专注投入完成一件事的时间,哪怕他的方法在你看来是非常笨拙的,但这对他来说却是一种学习、探索和成长的过程。而如果你想要控制宝宝的时间,为他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那么适当的打断是可以的,如睡觉、吃饭等活动,2岁孩子已经会长时间“沉溺”于“搞破坏”了,免得宝宝因为过于“专注”而影响了作息。
为宝宝提供有限的选择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玩耍时间开始前,和他一起挑选两三样玩具,并且约定玩好一样玩具之后再换另一样,而不是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几乎每个宝宝都有选择困难,过多的玩具会让他不知道从何入手,进而导致专注力下降。
给宝宝足够的耐心我们往往会发现,宝宝会乐此不疲地做同一件事、玩同一款游戏,有时候循环往复几十次都不会厌倦。
我们家悠悠就会乐呵呵地在动物园看孔雀毫无新意地溜达十几分钟还舍不得走。开始我也觉得难以理解,难免会展露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有时会敷衍、催促、粗暴打断她的乐趣。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你的宝宝的专注力就是被你的零耐心所破坏的。后来我尝试从宝宝的角度思考问题——她遇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进而将专注力都投入在这件事情上,试图想要尽情享受这件事的乐趣、探索下去。这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作为父母,我们其实也有这种为了兴趣而“废寝忘食”的时刻,不是吗?
给宝宝更多的自主性 很多父母,尤其是祖辈,对待宝宝的生活总想要事事代劳。吃饭要喂、穿衣脱衣也要全权掌控,这对宝宝的专注力也是一种打击。在宝宝练习用手、勺子、筷子吃饭,练习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的过程中,他的专注力往往是高度集中的,他必须要用最投入的状态,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动作,进而熟能生巧,掌握这一项能力。如此好的培养专注力的机会,却被父母们的一腔爱心所剥夺,宝宝在被“服侍”的过程中不仅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更多出了许多东张西望的时间,专注力不升反降。
为宝宝提供明确的要求和指示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可是宝宝的专注力看起来还是不那么如意,那么不妨尝试一些简单的任务布置训练。
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如告诉宝宝“请把放在茶几上的绿色盒子拿给妈妈。”如果宝宝能很好地完成单个任务,接着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线索,如现在先去茶几那儿取一个绿色的盒子,然后再去阳台上拿一个小篮子。
除了取物训练之外,你还可以鼓励宝宝“物归原处”,这种行为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养成宝宝仔细观察的能力。
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带着宝宝去取物品或者玩具,并且提醒宝宝物品所在的位置,让宝宝记下来。在玩耍之后再由宝宝亲自将其“送”回。当宝宝习惯了这种行为之后,你可以省略一起取物的过程,直接进入物归原处的阶段。
为了能达成这些任务,宝宝必须要调动起自己全部的专注力,如此练习之下,宝宝的专注力自然而然会更加出色。
其实每一个宝宝都有自己天生的专注力,我们应该以足够的耐心,正确的方法去呵护宝宝的专注力。
更多育儿资讯,敬请关注“萌宝派”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