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信息问答

如何改掉三个坏习惯 怎样改掉驼背的坏习惯?

作者:陈力勤 时间:2023-05-31 03:45:16

如何改掉三个坏习惯

怎样改掉驼背的坏习惯?

怎样改掉驼背的坏习惯?

我们所说的驼背探头(头前倾)的体态问题——其实是上交叉综合征。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又被称为近端或肩带综合症,大多是由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的。
当后上背部比如菱形肌和颈部肌肉肌力比较弱,而前侧肌肉比如胸大肌又很紧张时,就会形成上交叉综合征,如下图所示,也是很形象的一种命名方式。
上交叉具体在姿势上表现为头前伸、颈椎前凸增加、圆肩、胸椎后凸增加及翼状肩,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不良体态,大多都可以归为上交叉综合征。
那么除了直观上的感受,怎么来更标准的评估自己的体态呢?
体态评估方法
标准的体态评估,让评估对象自然站立,看侧面标志点:外耳孔、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前面(髌骨后方)、外踝前2cm。
当这些标志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就说明体态还是好的,若不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心和力线有偏移,可能就存在体态问题了。
上交叉综合症的危害
◆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长期处于这种异常姿势的人群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发生变直或反弓。
◆ 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上交叉综合症常导致胸廓畸形、内脏压力改变、膈肌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影响呼吸、循环及消化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膝过伸及下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患者的重心常处于下肢前方,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膝过伸及下交叉综合症。
正确的康复方法
既然是肌肉不平衡,那么就要从肌肉训练入手。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强薄弱肌肉。
◆ 牵拉胸大肌
1、弓箭步屈膝,肩外展90度,同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
2、收紧腹部,身体像前把肩向后打开,牵拉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将身体稍向对侧旋转。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牵拉胸小肌
1、姿势与胸大肌牵拉相似,但是需要肩外展135度。
2、收紧腹部,同侧手做点赞的动作竖起大拇指朝向后方。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肩胛提肌牵拉
1、收住下颌,用对侧手抱住头部使颈部整体往对侧偏。
2、感觉到有牵拉感的位置停下,再做对侧肩胛骨下沉的动作。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肩弹力带后背肌肉训练
1、双侧手卡住弹力带,手腕保持中立位,不要耸肩,肩胛骨缓慢下沉。
2、做的时候感觉到肩胛骨往里收紧,同时上肢不要用力拉弹力带,只感觉到后背肌肉发力。
3、每组重复10到15次,每天两到三组。
◆ 贴墙滑墙训练
1、收住下颌,让背部、头部和手臂紧贴墙壁。
2、收紧腹部,不要耸肩,将肩膀放松沉下来。
3、整个手臂贴着墙面往下滑,滑到目前的最大角度。
4、每组重复10到15次,每天两到三组。
上面几个训练动作偏向于肩,下面整理几个缓解颈部问题的训练~
上斜方肌牵拉(注意低头~)
斜角肌牵拉
颈部麦肯基
颈后肌群加强训练
结合正确的看手机和拍照姿势,尤其是正确的坐姿,改善会越来越明显哦~
今天的锐博小课堂就到这里啦,避开上交叉的雷,拥有一个好体态,在这个夏天的尾巴上也要美美哒~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谢谢邀请。
粗心大意,一直被老师定义为学生做题所犯的低级错误、非智力因素。这也难怪,因为其表现往往是: 常见字却写成错字、别字。如:“谋反”写成“谋后”。
作文总要忘了拟题。
英语单词常常互换形似的字母,如: tecanher
简单地数字运算却出错,如:53 4992。
方程式总要落掉一个元素。
物理题思路清晰,却总在最后一步出错。
一份完整的试卷总要漏掉一两道。
常常看错题干。
往往将A题答案写到B题上。
客观题序号错位 ………… 这些错误实实在在低级,老师见了叹气,孩子见了自嘲,父母见了摇头。然而老师和父母只是埋怨、叮嘱:“你怎么老是改不了粗心的坏毛病呢!”“以后一定要细心!”结果呢,明天做题就重犯。
为什么呢? 一、这是习惯问题。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的习惯事事出错。比如有的孩子做完作业后总不去整理好书包再去洗漱睡觉,结果第二天到点上学时才手忙脚乱地收拾,结果不是忘了拿做好的作业,就是忘了拿课本,或学习用具。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性格上的优秀,而构成一个人优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习惯上升为“能力”,他认为: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他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二、做题不熟练,导致速度慢,时间却紧,心态一着急,就容易犯粗心的低级错误。
三、做题心不在焉。这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孩子对做题满不在乎,边做题边玩,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粗心自然在所难免。
四、作业太多,孩子怕完不成挨批,心里着急,出错率就会提高。
五、贪玩。总想早早地完成作业后就能玩电脑,打游戏,于是慌里慌张地做作业。
六、怯场。有的孩子一考场心跳就加速,心态不稳,粗心就极易侵入。
那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首先,思想先行,以身作则。父母要认识到粗心不是小问题,是习惯问题,是能力问题。所以面对孩子的粗心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顺口说几句,让之轻描淡写地滑过去。而要郑重其事地帮助孩子纠正粗心的毛病。当然,父母自己做事也必须做到细心,言传身教是很好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其次,长期训练,修正孩子的习惯。
一是直接针对孩子的作业,天天检查,给予口头鼓励和物质奖励,且配之以惩罚措施。
二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琐事中时时事事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其细心、耐心、有序的良好习惯,逐渐减少其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的“家长便饭”。
三是可以专门创设一些情境,去训练。注意的是,习惯方面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
其三、做作业时一定劳逸结合,杜绝打疲劳战。孩子每做完一项作业,或做够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适当地休息一下,这样可以保证孩子精力和注意力。
其四、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那些贪玩、对待学习不认真的孩子,说到底是不上心,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敷衍应付,马虎了事,怎能细心做题?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端正其学习态度。
其五,针对出手慢、时间紧的孩子的问题,我想应该是基础知识不过关,思维不到位的问题。不过,这就得想法弥补课本知识了。
其六,至于孩子考试紧张,则是孩子的心态问题。而心态一般来自压力,所以父母不但自己不要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不要一考不好,就指责孩子;而且要开导孩子不要过分注重成绩,放平心态,尽力而为即可。
结束语:每次考试成绩揭晓,常常听到父母这样说:孩子本来会做,就是粗心大意丢了分。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仅仅停留在“说说”而已,或者最多在孩子面前唠叨两句。很少有父母回去后深入思考、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用说践行了。说得严重些,这是我们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职。所以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们,应好好地反思我们自己呀,不能光说在嘴上,而要付诸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