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知识大全

孕期孤独症的10个表现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作者:方阳泽 时间:2023-05-30 19:46:12

孕期孤独症的10个表现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根据DSM-V的内容,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有两个方面:
1、社交障碍
2、刻板行为和狭隘的兴趣
以前,语言障碍也被单独列为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但是在DSM-V中做了调整,语言不再单独作为自闭症诊断的核心标准。
自闭症的诊断很复杂,需要经验和大量测评数据的综合判断,孩子越小,诊断难度越高,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孩子,这里大概列举一些三岁之前孩子自闭症识别的参考特征:
1-3月龄对很大的声音无反应,不会寻找声源
不注视人脸,不追随移动的人脸或物体,不注视自己的手
被逗引时不发声或者很少笑,不会应答妈妈的逗引
俯卧时不会抬头
过于安静,即使饿了也不会哭着表示要吃奶
特别难护理,经常哭闹且很难安抚,存在严重的喂养困难或睡眠问题
4-6月龄对人脸缺乏兴趣,没有目光注视或少有,更多关注一些无生命的小物件,目光空洞、飘忽、注意力涣散
看到妈妈和看到陌生人一样,没有特别的亲近感,对经常照料他的人漠不关心
被妈妈抱起的时候没有兴奋感,哺乳时与妈妈少有眼神交流,或者表现出不喜欢被人拥抱
面对面逗引时不会笑,亲吻他不会引起快乐的情绪反应,面部表情变化少
特别安静,几乎不会哭闹
睡眠困难,夜间易哭闹,不易被安抚
手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抓物,拉坐时头后仰,不会翻身,不会将头转向声源,难以将物品送到口中
对玩具兴趣不大
叫名字反应很小
7-12月龄各项运动发育落后,动作笨拙:坐,拿,爬,站都明显落后
对妈妈没有太多的亲切感,对妈妈的离去没有反应,当妈妈回来不会伸手要求拥抱
对陌生人没有警觉,恐惧和躲避
对别人呼唤自己名字反应很少,以至于怀疑孩子有听力障碍
对大人说的话不理睬,不按指令去做
对人脸缺乏兴趣,无目光对视,或对视时间极为短暂
对别人的逗弄少有理会,极少用笑容回应
兴趣范围狭窄
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不在意,缺乏好奇心,表现得漠不关心
拒绝食物的改变,难以接受添加辅食,不喜欢咀嚼食物
1-2岁大运动通常落后于同龄孩子
一旦学会走路就喜欢不停地,无目的地跑。有的幼儿跑步时身体往前冲,丝毫不注意前方的危险
走路时踮着脚尖,带着一种古怪的弹跳步态
12个月以后还对语言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熟人呼唤他的名字时,好像没听见一样
16个月以上仍不说任何单词,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的话
2岁仍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出现。
回避别人的目光,缺乏与人对视的非语言交流
18个月以上仍不能用手指物或者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的方向
缺乏象征性游戏,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对周围环境和小朋友的活动不感兴趣
行为刻板,如走路只认一条固定路线,喜欢的玩具单一
2-3岁仍不会说话,或者即便有语言,但运用存在障碍,如说话没有情感,没有表情,经常背诵广告词,音调音量没有起伏,经常自言自语
与人讲话时缺乏目光对视,常常呼之不理,面部表情少,总是一副淡漠的表情,缺乏与亲人或其他小朋友情景交融的快乐体会,不喜欢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缺乏与同龄幼儿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和帮助,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通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游戏
对亲人缺乏依恋感,对陌生人缺乏恐惧,危险意识少
不会用手指物,想要什么东西时会牵着大人的手过去,而不是用语言表达或用手指。不会模仿别人的动作。对人或动物缺乏兴趣,但对某些非生命的物品有强烈的兴趣和依恋
活动量大,多是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如反复蹦跳,拍手。有的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突出,比如数字,文字等,但多数只是机械记忆,并不理解内涵
有的幼儿饮食习惯极度单一

婴儿孤独症有哪些症状?

婴儿孤独症有哪些症状
婴儿孤独症的症状主要分为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语言交流障碍、形体语言缺乏、行为单调刻板、生活范围狭小几方面。
1.性格孤僻: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声音、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不理会周围同龄儿童。
2.情感冷漠:缺少社交性微笑,面部表情无变化如同“机器人”一般,或者经常是愁苦、不愉快的面容。
3.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婴儿,不会喃喃自语。
4.形体语言缺乏:不观察、不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5.行为单调刻板:重复刻板动作和自伤行为,每天都仪式地摆弄玩具,且不许别人改变事物的固定模式。
6.生活范围狭小:乐意在自己家中或某一房间里玩耍,对外界及新鲜事物不感兴趣。
如果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明确诊断,尽早开始特殊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正,以促进患儿语言的发育、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让患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李永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