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试
有没有原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章?
有没有原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章?
什么叫原创?心理学作为一种应用科学,任何有关心理问题,都离不开基本原理,而不能博眼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并非带有特殊性。不同的是,大一时由高中时的上小课,老师手把手,到大学的听大课,以自学为主,是个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法调整,是适应环境问题。大四时是人生最重要的先择期。是继续读研、还是参加工作。会产生一些焦虑或抑郁,但这决不能和“症”挂起钩来,是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还有会遇到恋爱婚姻问题,这多少会增加选择的烦脑。
大学生都是有知识积累的一族人,应该体现在内心强大上,应该比没有上大学的更有优势。
大学生焦虑,一般都是自己定位不清造成的。有知识应该自信。但一定牢记,自己掌握的是间接知识,间接知识答案只有一个,解题方法不外两三种。而社会知识、实践经验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还要谦卑。
大学生就业,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积累经验,自己创业。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不会因找不到顶尖企业、单位而焦虑。就会主动找适合自己专业行业的单位去就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把知识用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使人生更有价值。
心理健康课的感受?
及时检测心理健康,了解到更多的心理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为不及格会有什么影响?
不必担心太多,大学对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是常规做法,主要是为了解并监测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更不会被退学。不过,如果你测出来的结果被判定为心理有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可能会找你谈话,目的是帮你疏导,应该不会有额外的影响。
至于你说自己觉得很正常,但测出来是心理有问题。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毕竟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自己是很困难的,古诗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已经揭示得很清楚了;二是人家说你有心理问题,只是说你的某些指标有点偏离正常值,不一定意味着你有心理疾病,不要把这个事情严重化了。当然,测试的结果不准确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就是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对你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断,你做题时的状态可能也会影响到测试结果。
我在上本科时,大概是刚开学不久吧,学校也组织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联系到我,叫我过去,说我的某些指标有些偏高,找我谈心。还说,她不会告诉别人我的情况,甚至“连辅导员都不会告诉”。那时候的我,还比较血气方刚,当时听了她的这句话,稍微有点生气,留下一句话之后就走了。后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对大学得奖学金、读研什么的都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我觉得你不必把这件事挂在心上,该做什么做什么就行了,一切生活照旧,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工作的时候要是还有心理测试,稍微让结果好看一点就行了,有经验了你就会发现,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测试结果,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由你操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