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大风筝手工教程
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制作技术?
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制作技术?
1、 用竹条紮一个直径为17公分的圆
2、 做上两个耳部和眼睛的外框
3、 取一张厚纸片
4、 卷成圆形,圆形的两面各贴上半面眼珠
5、 将两只眼睛穿成一串,做成会旋转的活动型眼睛
6、 紮成蜙蚣的头形
7、 身体骨架紮成圆形,直径17公分,要做几节就做几节
8、 取一根竹条当做平衡杆(杆长69公分),杆的两侧绑上公鸡尾毛三至四根,两边距离要相等
9、 糊上尼龙布
简易纸风筝的做法?
我们要准备剪刀、透明胶带,绘画用的水彩笔或是颜料,推荐水彩笔,薄纸板或是硫酸纸,长一些的竹签,打火机,蜡烛,小刀,棉线轻的竹子或树胶棒或柴棍之类的东西。风筝一般是用,首先你要设计出一个形状,然后扎好,要注意一定要对称,后面还要加一个适合重量的尾巴保持平衡,然后用纸糊上,晾干就可以,再买风筝线,与轴,就可以放了。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根据自己的爱好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比如蜻蜓状、蝴蝶,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微型风筝的制作方法?
做风筝的步骤:
1、准备报纸、竹丝、小刀、胶布、细线
2、削竹,根据风筝的需要削成风筝的骨架。
3、在细线或纸涂上浆糊将竹篾扎制成风筝骨架。
4、根据骨架和风筝的轮廓把骨架裱糊在报纸上,并裁出风筝的样子。
拓展资料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