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具体的婴幼儿安全教育方法
怎样在安全教育平台上做试卷?
怎样在安全教育平台上做试卷?
操作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浏览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安全教育平台,点击进入官网,在官网首页可以看到登陆界面,输入学校发放的账号密码后点击登录。
2.登录成功后会看到“我的作业”,点击进入。
3.点击进入后会看到有三个部分的作业,先点击“技能训练作业”。
4.可以见到该项作业的状态未完成,点击“马上完成”。
5.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完成检测,做完之后点击“提交”即可。
6.其他两项作业操作同步骤3、4、5一样即可。
7.在三部分作业都完成学习检测后,回到主页面会看见一个“已完成学习请签名”的选项,点击这个选项框,即可完成作业。
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一、把培养孩子的习惯放在首位。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跟孩子确定好了,就要天天坚持。到了睡觉时间要提醒孩子,并督促孩子睡觉;早上起床时间到了,也要提醒督促。一般提前5—10分钟。孩子做得好,要鼓励。做得不好,要提醒。很不好要有一定的惩罚,要让孩子知道,承诺的事没做到是要付出代价的。
2、阅读和写字的习惯。
跟孩子协商每天阅读和写字的数量,绝对不要多,宁可少一点,让孩子轻松完成,不要让他觉得是负担,倒了味口就难办了。
能轻松完成,经常获得鼓励,兴趣就会慢慢变浓。
3、思考的习惯
家长要多陪陪孩子,跟他一起阅读,为他讲故事,引导他思考一些问题:故事中的、生活中的都可以,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了。
二、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我们说了不算,关键要看孩子的兴趣。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经常陪孩子玩耍、锻炼、聊天,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秉赋。这一点特别重要,事关孩子一生的成长。我们早一点发现他的兴趣、特长、秉赋,循序渐进的开发,就会让孩子少走弯路,成就孩子的人生。
怎么管理好小孩?
随着慢慢地长大,一些宝贝调皮好动的天性就渐渐释放出来了。
如果家长的教育再不跟上,“熊孩子”的属性就锁死了。
轻一点的,不管去到任何地方都是周围人的噩梦;更严重一点的,高空抛物上社会新闻的芽妈也不是没有见过。
面对“熊孩子”,不少爸妈选择直接一顿暴揍,但效果基本等于零。
而“熊孩子”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听话。
家长说什么都不听,有的甚至非常叛逆,爱跟爸妈对着干。
那么,父母要怎么说话,怎么做,TA们才会听呢?
芽妈觉得最好从宝贝一开始的教育做起。怎么做?接着看!
立规矩必须的
从小就给宝宝定好规矩非常重要。
为什么?
因为如果宝贝小时候在家里就没有规矩的话,当TA开始读幼儿园、上学、走进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地方都必须要守规矩。
而孩子会彻底懵逼、困惑、不安,一切都和在家里完全不一样,没有人会迁就自己。
相反,从小更守规矩、自律的宝贝,长大更能适应社会。
那什么时候可以给宝贝立规矩呢?别忙,芽妈查了资料。
美国早教专家发现,6个月内的宝宝没有“规矩”意识。
这时,TA们往往用哭来表达需求,爸妈要尽量满足。
6-8个月以后,爸妈就可以立规矩。
1岁以后慢慢的可以给宝宝讲道理了。
7-22个月是给宝宝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爸妈立规矩可以这样做。
比如,有的宝宝可能和小伙伴打招呼是用“抓头发”的方式。
这时,爸妈就应该站出来给宝宝说“妹妹会痛,不可以这样。”
然后把宝宝的手拿开,宝宝是能get到你意思的。
重点来了!
全家人必须立场一致
爸妈在纠正宝贝坏习惯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最好不要出来护短。
或者妈妈在纠正的时候,爸爸出来阻止。这些都是错误示范。
这样孩子会搞不清楚TA的行为是对是错,没办法建立规矩。
要给孩子一些准备时间!
有些规矩是和时间有关的。
比如,规定宝宝的看电视时间、几点钟睡觉等等。
在给宝宝定规矩时,不要太过死板,应该给宝宝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
学龄前的宝贝,时间观念还处在萌芽期,在TA们很专注的玩玩具或者玩游戏的时候,被打断就会大哭大闹,芽芽就是这样。
所以,芽妈给她定了1个小时的玩具时间,我会在40分钟的时候提醒她一次“还有20分钟”,50分钟的时候再提醒她一次“还有10分钟”。
这样慢慢的倒计时提醒,对她的心理上来说,是一个缓冲。
让她每次在不能玩玩具前都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她就乖乖遵守,不会哭闹了。
一定要说话算话
规矩有了,然后就是执行。
在执行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出尔反尔。
芽妈有个朋友,她给孩子定下了“事不过三”的规矩。
凡事只提醒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妈妈就会用行动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有次她家孩子吃饭的时候,把饭勺乱扔。
她提醒一次、两次“不可以”,孩子没有理会。
第三次的时候,她直接出马端走孩子的饭碗,并且告诉孩子“乱扔饭勺是不对,不好好吃饭今天就不吃了。”
孩子被吓到了,结果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就乖乖的了,之后都没有再扔过饭勺。
爸妈们一旦定下规矩一定要狠心下来严格执行,做到说话算话。
也不是说,爸妈就要大喊大叫或者对着宝贝念一堆大道理。
而是语气温和,态度坚定即可。
有时候,宝宝是个“小人精”。
TA们会一直试探爸妈会宽容到什么地步,如果爸妈心软一宽容TA就会得寸进尺。
父母一定要守住这个界限,坚持原则。
一旦对孩子说“不可以”,就要让孩子明白,大人是很认真的,不是玩笑。
沟通要及时认可孩子情绪
规矩要立,要执行,狠的时候该狠,但教育的宝宝的同时也别忘了做到认可TA的情绪。
有次芽芽搭的积木不小心垮掉了,她很生气,于是故意把积木砸到地上。
我制止了她,然后她就开始耍浑大哭。
那时,我没有先和她讲道理,而是陪着她到情绪平静。
然后才开始告诉她哪里做得不对。
再抱抱她,告诉她妈妈还是很爱她的。
最后我和她一起把积木捡起来放好。
宝贝不守规矩有时是在表达负面情绪,爸妈要马上认可并帮助梳理TA的情绪,再让TA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
在讲道理的同时也要传递给孩子被爱的感觉。
这样双管齐下,效果才会更好。
“熊孩子”不听话有可能是教育的方法出了错。爸妈的方法用对了,孩子不听话都难。
最后,愿各位爸妈都能成为“能狠、能温柔”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