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社交能力好
总是抗拒跟小伙伴一起玩,孩子变“内向”的外在因素,家长知道吗?
总是抗拒跟小伙伴一起玩,孩子变“内向”的外在因素,家长知道吗?
孩子抗拒跟小伙伴一起玩,除了性格的问题,还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年龄特点。
大多数两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同伴意识,他们更喜欢自己独处,自己玩自己的。两三岁以后,会慢慢喜欢跟同伴一起玩。
二、环境影响。
现在家庭看孩子比较精细,有的时候怕孩子磕了碰了挨打了,家长就会让孩子跟同龄人的接触少一些。这样长此以往,孩子总是跟着家里的大人玩,不跟同龄人玩,也会影响到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缺乏交往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自来熟”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都能很快获得玩伴,他们敢于打招呼,也敢于加入一个新的圈子。而有些孩子则相反,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跟别人打招呼,也不好意思去加入别人,就会表现出抗拒小伙伴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希望有玩伴的。
四、在交友上有偏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交友也是一样。有的孩子喜欢跟熟悉的同伴一起玩,拒绝陌生的同龄人。也有的孩子只跟同性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在交友上不同的偏好,让孩子在交友时有所选择,会去抗拒不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人选。
五、交往过于被动。
不愿或者不好意思主动去加入别人,也不敢主动邀请别人跟自己一起玩。只是静静地等着,等着别的小朋友发现自己,来主动邀请自己,然后才会去跟别人玩。
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因为有过跟小伙伴冲突的不愉快经历,让孩子抗拒去跟小朋友玩。
如何改善孩子抗拒与同伴玩耍的行为呢?
1、根据以上列出的影响因素,来看一下孩子的具体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2、不要强迫孩子去跟同伴玩,以免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跟孩子聊一聊,问问他内心的想法,去理解孩子。
3、如果孩子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家长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实用的小经验。比如,想跟别人玩,就主动地去打招呼,问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4、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想去跟别人玩,但是由于不敢而抗拒,家长可以陪伴着孩子,帮助他去邀请别的小朋友。几次之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有过成功的经验以后,孩子就会变得更有信心去找同伴一起玩。
5、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会有比较要好的朋友,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去选择朋友。以免起到反作用,让孩子对于人际交往有所抗拒。
6、尊重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天生外向,喜欢人群。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喜欢独处。家长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改变自己,只要他开心快乐就好。
(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有问题,欢迎留言区讨论,会给大家解答。)
我是咩小胖,育婴师早教师更是宝妈,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有着多年早期教育经验,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育儿更要育己,让我们跟宝贝一同成长。
怎样教给上小学的孩子在学校交朋友?
谢谢邀请。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朋友,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引导小学生交朋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和自己喜欢的孩子交朋友。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一下孩子班级里学生的大致情况,问问自己的孩子都喜欢哪些同学,鼓励孩子和喜欢的同学交朋友,告诉孩子,要主动和喜欢的同学去聊天,一起玩。在这些同学有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主动说话,家长要积极的鼓励孩子,多问问孩子在交朋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朋友直接有哪些矛盾。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家长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家长一定要过问孩子在学校交朋友的情况,在学校没朋友的孩子,会特别孤独,也会感觉上学没意思,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二、告诉孩子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卑不亢,合理维护自己的利益。
有些孩子特别强势,常常对性格懦弱的孩子指手画脚,让他们帮自己干各种各样的活,有些懦弱的孩子为了有朋友,只好默默忍受,或者去讨好这些强势的孩子。
家长一定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制止孩子,告诉他朋友一定是互相帮助,不是一个人付出另一个人享受,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教给他们正确的与他人相处,这样孩子的校园生活才会快乐,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