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交联剂配方还原
pe发泡扇形填充条生产方法?
pe发泡扇形填充条生产方法?
聚乙烯泡沫塑料的成型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挤出发、模压法和可发性珠粒法.我国主要采用挤出法和模压法生产聚乙烯泡沫塑料产品.
模压法
1.原料
一般使用熔体流速为2g/10min左右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多数以过二氧化异丙苯为化学交联剂,以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使用三碱式硫酸铅为活化剂.配方如下:
原料 用料/质量份
聚乙烯 100
过氧化二异丙苯 1
偶氮二甲酰胺 20
三碱式硫酸铅 4
2. . 操作工艺
① 配料。按配方分别进行称量并按顺序加料。
② 混炼。将聚乙烯树脂在混炼机中混炼3~5min,温度控制在110~120℃左右。将聚乙烯混炼成片后加入偶氮二甲酰胺和三碱式硫酸铅,此时温度降至70℃~100℃,再混炼10min,然后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同一温度下混炼5min,制成片状。
③ 切片。按所要加工制品的形状冲切成所需要尺寸的片料。
④ 模压成型。把片料装入模具中,此时对模具解热至160℃,加压至0.6MPa,模压12~15min。
⑤ 开模发泡。有如下:
开模方式。
a. 热开模发 待发泡剂完全分解后,解除液压机压力,使热熔片材膨胀弹出,并在2~3min内完成发泡。熔融物料的快速膨胀发泡,有利于形成细小的泡孔,但不能达到太高的发泡倍率。因发泡产生分解产生的气体压力与物料的粘性和弹性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发泡时微小的阻力都会导致泡沫塑料龟裂,所以必须特别注意控制熔融体的弹性,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b. 冷开模发 将完成交联发泡的模具冷却到65℃左右,开模取出泡沫块,立即送入120~170℃的烘箱中加热进行二次发泡;也可以将热压泡沫块置于容积比其大的模具中二次加热膨胀,冷却后开模得到具有闭孔结构、力学强度优异的聚乙烯泡沫塑料制品。在常压下加热二次发泡即得到高发泡倍率的泡沫片材。
橡皮是怎么做的?
一般的橡皮多采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作为主要材料,而塑料橡皮则是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
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交联剂(硫化物)、软化剂(植物油)、染色剂、浮石粉(钠、硅、铁等化合物的混合物)。
生产橡皮时,首先要把天然橡胶切成碎片或磨成粉状(合成橡胶或聚氯乙烯需要呈液状或粉状),然后按照用途的不同,加入适量的交联剂、软化剂、浮石粉及染色剂来调整橡皮的硬度、摩擦力。接着将材料加热并均匀搅拌,使其交联,强化橡胶内部的网状结构,使其具备弹性好、耐摩擦性强等特点。冷却凝固后,便可以把材料裁切成各种形状,这样一块橡皮便制作完成了,包装后即可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