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例子
法律分析:甲受朋友乙委托,替他归还信用卡5万元,但在输入卡号时,误将其中两位数字颠倒,导致5万元被转入一素不相识的人账户。
该素不相识之人所获的5万元即为不当得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九百八十五条 。
不当得利的五个案例
法律分析:将现金误存入他人银行账户,他人无权占有这笔存款,如拒不归还。
捡到他人遗失的钱包等物品据为己有,对拾得人来说便是不当得利,依法也应该归还原主。
租或借别人的耕牛使用,在租借期间耕牛所产牛崽,租借人若将。
关于不当得利的一个案例
甲有一头牛,因病重遗弃旷野,乙拾得,领回家精心照料病愈,甲获知索求 。甲将牛遗弃后,该牛成为无主物,对于无主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即乙取得所有权,乙不构成不当得利。
参考法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
民法案例分析 求解答!!
甲买了部手机,甲见乙特别喜欢就借他用了。
因乙急需钱就以2000元的价格。1,手机所有权归丙,他属于善意取得。
问题是该手机价值在2000元左右。
要是手机实际价钱远比2000元高,丙也不构成善意取得。
2,乙属于无权处分,他与丙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乙买手机所得2000元,为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
法律法规关于不当得利的案例,手机话费误充
事件:甲因疏忽,不小心将100元话费误充至乙手机上,乙手机打算用完此月。如果市民充值时输错或报错了号码,就由市民自己起诉被充值者,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如果是运营商或代理商操作失误,市民可以起诉运营商或代理商。
不过,为了百来十元的话费闹上法庭,估计很多市民都不愿意做这样的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