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付孩子的挫折教育
孩子遇到困难,该怎么引导?
孩子遇到困难,该怎么引导?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人的智慧已然告诉我们: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很多时候,父母把自己当做万能的,更见不得孩子被困难阻挠,于是事事包办,殊不知经历困难才是有利于孩子心智成长的关键。
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呢?
实际上,关于困难,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困难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很多时候,有些小小的困难,其实孩子稍加努力就能办到,但他们往往会求助爸爸妈妈,这时我们只需要一些鼓励的话让他们再努力一点,或者让他们再想想其他办法等。
但如果经由家长判断,孩子是不可能完成的困难,我们则可以给孩子说再三尝试,如果一定办不到再求助爸爸妈妈,然后一起去完成,父母一定不要直接帮着做,要孩子也一起参与跨过这个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当父母引导孩子时,一定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去做,而是采取侧面提点的方式,让孩子去思考、领悟你的想法。你可以引入一个孩子喜欢的故事来讲解,也可以打比喻说如果是爸爸妈妈,可能会先怎样怎样等等,方式方法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学习上,如何培养孩子越挫越勇的能力?
现在大多数孩子生活富足,在顺利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希望尽最大的能力帮助孩子取得成功,一旦孩子遇到小小的挫折,孩子还没有说什么,家长就急于伸手帮忙,这也造成了现在的孩子稍有挫折或困难很难克服或走出困境。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不可能在家长的庇护下生活一辈子。
所以尽早让孩子获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会从成功中汲取信心,学会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变得强有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有能力改变不利的环境。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通常孩子可能会从几个方面遇到挫折: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愿望实现以及自我尊重。遇到挫折后一般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具有攻击性,有的固执己见,有的逃避问题或焦虑,也有的突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有极端的表现为自残。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正确认识挫折
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挫折,让孩子明白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原本努力学习的科目,最终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由于自己体型偏胖遭到同学们恶意嘲笑等,这时候就想要家长和老师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心,告诉他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破罐子破摔,要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2.正确对待挫折
要让孩子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没有挫折的磨砺,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温室里的花朵是没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毛毛虫只有破茧才能成蝶。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设计一些小小的挫折来锻炼孩子的意志。
及时提醒孩子不要骄傲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鼓励孩子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怕吃苦,不畏挫折。
3、理解信任孩子。
生活中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都要密切关注,可以通过多交淡,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支持。让孩子知道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想法,也相信孩子,不要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消除对立情绪。
4、多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不能把别人家的孩子套用到自己家孩子身上。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出目标和任务,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观,消除自卑心理。
5、合理宣泄
人到遇到挫折时容易焦虑和紧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合理的进行发泄,疏导不良情绪。如果遇到情况严重的,可以寻求心里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