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是什么?
地牯牛是一种中药材。
地枯牛通常在三月上中旬整地,中下旬播种,12-1月盛产,该植物喜温性喜温暖,忌高温潮湿,生育适温15-25℃,栽培土质以肥沃之砂质土壤为佳,排水需良好,滞水不退易腐烂,采用扦插法或块茎繁殖。
地。
地牯牛的分布情况
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地牯牛,中药名。
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的幼虫。
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
常用于砂淋,疟疾,。
地牯牛是植物还是虫
地牯牛是蚁科动物黄足蚁的幼虫,分布于华南以及台湾、四川等地,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幼虫居于干燥沙地中。
同时,在武陵山一带,当地人喜欢把一种草本植物也叫做地牯牛,还叫做甘露儿等。
农村一种虫叫蚁蛳,又叫地牯牛,养殖经济价值如何?
蚁蛳是蚁蛉科一种虫类,若虫和稚虫都以别的虫类喜食,稚虫时日常生活在干躁地底,或沙坑里,在砂土中造出来桶状圈套用于诱引通过布氏漏斗坠入,一时不可以爬出小蚂蚁和其它虫类,自身很耐挨饿,假如几月并没有虫类坠入,。
一公斤地牯牛大概多少只
大概4000只以上。
因为地牯牛个头很小,单独一个的重量也是很轻的,可能100只也没有一两重,按照200只是1两的重量计算,1公斤是1000g,一两是50克,根据数学公式换算计算,1公斤等于20两。
即一公斤地牯牛大概4000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