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信息问答

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表格

作者:胡安歌 时间:2023-05-26 14:19:12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介绍如下: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由于社会的发展,封建的加深化,原先的九品中正制,世袭制和推举制的弊。

先秦到明清的选官制度如何演变?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2、西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进入帝制时代以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汉魏六朝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察举制时代面临的问题是有条件出任官员的人数有限,察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科举制时代的问题正好相反,随。

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时期,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于官位,即军功爵制,打破了依据血缘标准选官,军功越大爵位越高,授官的范围扩大,有利于社会平民。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