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
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
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1.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2.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是牛顿第几定律?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
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牛顿由开普勒的第三定律和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公式,得出了引力大小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算出月亮加速度约为0.27厘米/秒2,而苹果落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80厘米/秒2,约是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