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 怎么读
垂髫的拼音是chuí tiáo。
垂髫,是古文中的词语,在古代,指的是3-8岁之间的小孩子。
由于古代的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曾说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意思是,老人。
垂髫怎么读
垂髫,读音chuí 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出处:1、《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2、《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
垂髫怎么读 垂髫的读音和解释
1、垂髫,拼音chuí 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2、典籍:《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
垂髫的拼音是什么啊?!?
垂髫:chuí tiáo 解释: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例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2.束发:shù fà 解释: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例句:余自束发读书。
髫怎么读?
韵母ian,二声)基本字义:形声。
字从髟(biāo),从召,召亦声。
“髟”指“(多而长的)头发”。
“召”为“招”省,意为“点手儿招人”。
“髟”与“召”联合起来表示“儿童蓄积在额头上的弯曲下垂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