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热点主题

法制史,法制史考研

作者:夏良畴 时间:2023-04-13 17:50:14

唐六典名词解释法制史

  唐六典名词解释法制史如下:《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制定的记载当时国家行政制度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行政法典。
  《唐六典》的编纂始于开元十年,至开元二十六年才完成,因史无前例,所以编纂工作艰难,当时有许多知名学者。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什么?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特点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中国的法制始于公元前21世纪,前后经历了4000年的发展过程,包括奴隶制法制、封建制法制、半封建半殖民地法制和人民民主法制四大类。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什么?

我国古代法制史演变

  这一时期的法制发展没有显著进步,有几个特点: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把人民划分为高下四等:蒙古人、色目人、 *** 、南人;残酷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确认蓄养奴婢的合法性;在继。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有哪些?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1、威侮五行:是启在《甘誓》中宣布的有扈氏的罪状之一。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泛称天象,“威侮五行”即不敬上天,算是最严重的范围,必须加以最严厉的惩罚。
  2、禹刑:最先见于《左传。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有哪些?

中国法制史的法制史汉

  刘邦与民“约法三章”发生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但从此事的意义及其与汉代法制的关系来看,却可视作西汉立法的开端。
  公元前208年,各支反秦义军的首领相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不久以后,刘邦统率大军攻占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为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