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热点主题

弹劾怎么读

作者:田同甫 时间:2023-04-08 07:41:09

弹劾读音是什么

  读音: tán hé 声母:t、h 韵母:an、e 意思:1、君主时代担任监察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2、某些国家对政府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劾:揭发罪状。
  详细释义: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

“弹劾”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

  “弹劾”的读音为【tán hé】现代司法政治体系中的弹劾始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是作为根据“群众呼声或舆论”提起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出现。
  1376年,英国的议会树立了第一批公认的弹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爱德华三世政府有密切。

“弹劾”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

弹劾什么意思怎么读i

  拼音:tán hé 引证:茅盾《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弹劾的近义词:毁谤 弹劾的反义词:赞扬、嘉奖 近义词释义:毁谤 [ huǐ bàng ]释义:不怀好意地说别人坏话。
  引证:柔石《二月》二四:“我常以人。

弹劾什么意思怎么读i

  读音:tán hé。
  意思主要是指立法机关对政府高级官员违法失职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基本解释 1、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2、由国家专门机关(如国会)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

弹劾什么意思怎么读i

文言文中“弹劾”是什么意思?

  弹劾 拼音:tán hé 出处:《晋书·阮孚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
  ”造句:弹劾不避权贵。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