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流求指什么
流求,是隋唐时期对台湾的称呼。
隋炀帝曾派使者朱宽、陈稜等三次率军到流求慰抚。
唐朝时归岭南节度使管辖。
炀帝总共征讨过流求三次:第一次是607年,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只“掠一人而返”。
次年,再令朱宽第二次进击,但。
台湾在什么时期被称为“流求”?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
台湾在什么时期被称为“流求”?
有学者相信这个流求国应该就是今天的台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是今天的琉球群岛,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当时隋代的琉球应该是泛指琉球群岛、台湾等中国大陆东方海中的一连岛屿。
琉球是日本还是台湾?
琉球是台湾,是台湾的古称。
台湾在三国时期被叫作夷洲,后来到隋朝的时候又被改作流求,唐朝时仍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琉球”,直到明代才有了台湾。
台湾最早叫“流求”,来历是什么?和现在的琉球群岛有什么关系吗?_百度
「流求」或作「琉求」、「 留求」,读音为Riukiu,可能是平埔族对「鹿港」(Rokau-an)的称呼,亦有认为与「琅 乔」(Rongkiau)接近。
德国史学家李斯(著有「台湾岛史」)认为琅 乔人跟冲绳同族。
不过,在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