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知识大全

六国论教案,六国论教案三课时

作者:廖逸春 时间:2023-03-20 09:10:11

古文《六国论》优质课教案

  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
  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

六国论的教案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

六国论的教案

文言文《六国论》教案?精编

  第一部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7)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8)斯用兵之效也 (9)至。

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
  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

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

六国论教案是什么

  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
  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3、【课时安排】两课时4、【教学。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