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曜(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详细资料大全
九曜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亦称“九执”。
在道教语中是“日”的别称。
在中国民间指金、木、水、火、土及羲和(太阳)、望舒(太阴)、计都和罗睺等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九曜 释。
九曜是什么意思
九曜的解释(1).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文子·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 三百六十节 。
” 唐 韩偓 《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 依旧 祝南山。
” 元 李好古 。
古代九耀指的是哪九个?
分析力与联想力均极出色,具辩才,不安于现状,性格较为顽固,自信,猜疑心强,不大相信别人,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喜欢自己通过实践而出真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曜 。
古代九耀指的是哪九个
九曜是古印度占星术中的九个天体的统称,实际上只有七个天体真实存在,其余两个是古代天文学家想象出来的虚拟天体。
九曜的概念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后遍及东亚,对东亚地区的各种占星术产生重大影响。
九曜也称作九执或九星,梵历。
九曜星是那几个?
【九曜】(梵nava-grahani,藏gzah!-dgu)指日、月、火星等九种天体。
由于此九曜随逐日时而不相离,具执持之意,故古人又称之为九执。
依《唐书》〈历志〉卷十八所载,唐·开元六年(718),太史监瞿昙悉达曾奉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