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学士是什么官
内阁学士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
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
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
在明朝,内阁学士主要负责哪些职务?
以后内阁学士往往又兼任某部尚书,组成的工作班子就简称内阁。
大学士、尤其是资格最老的大学士号为“首辅”,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凡军国大事内阁都要替皇帝处理,军事决策、调兵权力实际上也由内阁掌控,在草拟指令后经皇。
“内阁学士”是如何由来的?
因此明成祖起就找一些文臣,给他们加上某某殿阁大学士头衔,以便于他们出入宫廷,在皇宫内替皇帝阅读文件,草拟“圣旨”。
这些人因在宫殿“大内”办公,因此称之为“内阁学士”。
古代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
古代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现代的总理,副总理。
内阁学士,清代官职,为内阁大学士的属官。
其员额于康熙十二年(1673)后定为满洲六人、汉族四人,其品级于雍正八年(1730)以后定为从二品,一度兼礼部侍郎衔。
清朝内阁的主要官。
明代内阁大学士是几品官?是正五品还是一品?
内阁大学士,明代为正五品,包括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废丞相及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