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
是指矿产资源已经衰竭或趋于衰竭的资源型城市,其所依托的主体或支柱性资源采掘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
一般是其主要矿山开发年限达设计年限的四分之三,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造成资源型主导产业萎缩衰退,。
资源枯竭城市的基本定义
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 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 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的措施有哪些?
从5个方面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转型:1、包括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做到目标、自我定位、发展思路、保障措施四个明确;2、做好应对经济较长时间低位运行的准备,做好打长期战的思想准备,尽早彻底转型;3、注重谋。
资源稀缺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异同
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且资源性产业在城市工矿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但由于对资源不断的开采、挖掘和使用,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枯竭,城市发展处于衰退的一类城市。
这类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中国城市情况
12个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其中有8个城市是从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中选出的。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
2003年8月,国家发。